华为|手持云台行业内卷,灯麦一体化拍摄方案或成新风向?( 二 )


虽然后续也有改良款的“小型手持斯坦尼康”产品陆续出现 , 但消费级手持云台的春天还要从近十年的时间说起 。 2012 年 , 无人机等便携移动摄影摄像器材掀起市场热潮 , 依托无人机技术衍生的手持云台开始出现;2016 至今 , 国内短视频市场规模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 。 与此同时 , 以智云、大疆等技术进步为代表的国产厂商 , 也在推动手持云台行业的整体发展 。
然而 , 能在市场爆发期内挖到金子的淘金者毕竟是少数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手持云台的价格已经足够亲民 , 但对于制造商来说 , 手持云台的技术却不是轻易就能吃透的 。 据了解 , 智云早期曾开发过无人机产品 , 但鉴于当时市场缺乏规范、良莠不齐 , 就没有继续深入 。 不过 , 早期无人机和防抖技术的开发经验却帮助智云打开了手持稳定器的市场 。 正因为接触过无人机 , 智云成为最早拥有闭源算法的稳定器企业 , 领先同行的姿态算法能力 , 也让智云的产品具备了流畅的操控性和更强的稳定性 。
和过去笨重的斯坦尼康不同 , 今天的手持云台在工作方式上要更加地轻巧智能 。 从工作原理来看 , 它和之前很火的鸡头稳定效果类似 , 无论鸡头以下的部位如何移动 , 鸡头本身都会最大限度地保持稳定状态 , 始终能保证头部向前 。

在手持云台系统中 , 主要由检测和控制两大部分组成 。 承载摄影摄像器材的云台部分相当于“鸡头” , 借助大脑(传感器、陀螺仪)来进行综合分析(稳定控制算法)判断、发送指令 , 再通过躯干(多电机、俯仰轴、横滚轴、航向轴等)调整来实现稳定的工作状态 。
为了在工作时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 手持云台的电机材质经过了注塑电机到普通电机再到磁钢电机的演变 。 智云所采用的磁钢电机是目前云台行业的代表性技术 , 电机力度更大 , 稳定性更具优势 , 当然 , 成本也更高 。
可以说 , 手持云台的到来 ,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视频创作时的防抖门槛 。 无论我们使用的拍摄设备是手机还是相机 , 只需要一台与之匹配的稳定器 , 就可以获得过去在电影工业级产品上才有的防抖体验 , 是完全的产业进步和消费升级 。
不过 , 对于使用相机设备的手持云台用户来说 , 即便它在操作流程上已经比斯坦尼康要简化很多 , 但使用过程的手动调平过程 , 似乎还是有那么一点频繁且复杂 。 难道 , 手持云台就不能采用自动调平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么?
在和智云的技术工作人员深入沟通之后 , 我们心中有了答案:从产品功能设计角度来讲 , 手持云台实现自动调平本身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 但是在自动调平状态下 , 云台电机不仅仅要分摊物理失衡的状态 , 还要配合使用算法提供防抖性能 , 长时间持续的工作状态 , 会损害电机的使用寿命 。 在不改变轴臂平衡状态和相机镜头的情况下 , 智云的云鹤 M3 系列通过快装板安装不需要二次调平 , 旨在通过结构上的设计来减少操作上的调平步骤 , 是目前趋近完全免调平的协调方案 。
除了提供稳定的视频拍摄效果之外 , 手持云台可以提供专业级的运镜技法 。 就拿电影《迷魂记》用到的一种经典拍摄技法——希区柯克式变焦来说 , 它能够给用户提供一种“镜头主体大小不变 , 而背景大小改变”的特殊眩晕画面效果 。 在过去想要实现这一效果却并不容易 , 它需要经验老道的专业拍摄人员和指定跟焦员 , 稳定移动拍摄设备的同时保持匀速变焦状态 。

在智云的手持相机和手机云台产品系列上 , 就已经实现了双调焦手轮+自动变焦的双希区柯克玩法 , 极大地简化了这一运镜操作的难度 。 用户根据 ZY Cami 内置的希区柯克变焦操作指引和自动合成功能 , 就可以轻松拍出高大上的电影级运镜画面 。 除此之外 , 智云的云台产品还都普遍支持了疯狗模式、智能跟踪、三维梦境、魔法分身、延时摄影等多种专业技法 , 软件功能的升级带来了丰富的可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