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广告|消费者心理学:用户在浏览信息时,如何避免产生广告回避行为?( 二 )



即使信息流广告的社交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延展 , 营造用户与广告及其他用户直接更加和谐高效的社交互动氛围 , 激发用户的积极性 。

这对于减少用户广告回避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 同时注重平台背景与广告设计的融洽度 ,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告内容与平台信息内容的辨别度 。
为了有效减少的用户广告回避现象 , 还应充分考虑本平台所服务的群体的特征 , 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入、推送信息流广告 , 打造更具有鲜明社交互动色彩的广告投放平台 , 让信息流广告的社交性得到充分发挥 。
广告商方面 , 首先利用先进信息传播技术激发受众的社交互动 , 使用户能够快速了解产品、品牌等信息 , 同时应该考虑到广告页面设计与其品牌理念、产品特点等的匹配度 , 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与满意度 , 减少广告回避行为 。

其次 , 信息流广告社交性的有效发挥 , 不仅需要技术手段的创新 , 更意味着广告设计理念的创新 。 为了减少用户对信息流广告的回避行为 , 丰富信息流广告的设计内容以发挥信息流广告的社交性也很重要 。

可以通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 , 加强对信息流广告设计与受众的社交互动 , 提升信息流广告的娱乐性及服务性 , 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社交互动形式 。
如在信息流广告内容设计方面融入更为鲜明的色彩、图形以及文字元素 , 以此增加广告内容的层次 , 借此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 激发受众对信息流广告的主动交流互动 , 使信息流广告的社交性和粘合力更甚 。
(2)以用户为中心 , 降低用户感知风险 , 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 , 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便利 , 对于风险的感知也变得更加敏感 。

尤其在信息流广告这种品牌商、用户高涉入度的情况下 , 用户会采用各种方式对这一广告传播的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 判断这一广告信息的可信度 , 如通过获取其他用户的在线评价转发率等作为感知风险水平的指标 。

研究表明高强度的信息流广告的社交性将会带来较低水平的用户感知风险 。 研究结果还证实了感知风险在信息流广告的社交性与广告回避之间的中介作用 。
由此通过降低感知风险来减少信息流广告回避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以上分析 ,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媒体平台首先应该营造一种信息获取更为便捷、信息来源安全的平台环境 , 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的向用户展示更详尽的服务产品信息 。
此外在通过信息流广告社交功能属性引发用户的羊群效应的同时 , 还要促使用户感知到媒体平台的有用性 , 增加其信任度 , 降低其对风险的感知水平 。

广告商方面 , 则应提高交互的有效性 , 例如可以通过抽奖和发优惠券等措施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 增加亲近感 。

这样可以降低信息流广告信息传播的“硬度” , 以更容易引起用户共鸣与探讨的“软广”形式激发用户的自愿参与社交互动的意识 , 从情感和行动上卷入消费者 , 提高用户信任度 , 与用户一起实现品牌价值的共创 。
此外 , 广告商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与品牌在社交网络中的知名度来降低用户感知风险 , 如提供更加透明和公开的隐私保护和售后服务政策 , 较大幅度降低用户的感知风险 , 进而减少其广告回避行为 。
(3)提升用户的社会临场感 , 激发高效交互
研究结果表明 , 社会临场感能够负向调节信息流广告的社交性与感知风险之间的关系 。

在高社会临场感水平下 , 较高水平的信息流广告的社交性将会带来较低的感知风险水平 , 即当社会临场感出于高水平时 , 会增强信息流广告的社交性对于感知风险的负向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