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视角来解码“三体”( 三 )


大部分知识节目是一个宽泛主题的呈现或者讨论 , 要么是对谈观众 , 要么是对谈主持人 , 天然就缺乏了趣味性 , 单向的互动很难在这个碎片化时代 , 用简单的镜头和高密度的信息量留住观众 。 怎么样用丰富的信息量而非情绪去打破圈层 , 吸引“高知”以外的受众 , 是每一档知识节目都要试着解决的 。
而《解码三体》站在《三体》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首先是节目的讨论点就聚焦于《三体》这个IP , 请来的嘉宾都是书迷 , 书迷自身感兴趣的话题才会在这里延伸讨论 。 其次 , 由于与剧版同期上映 , 剧集与节目之间的“套餐式连播”具有很强的互动感 , 追剧的人在看完更新的剧集后 , 也会被这档解码的节目所吸引 。
换一种视角来解码“三体”
文章图片
请来的嘉宾横跨多个领域 , 形成的碰撞就天然具有看点 , 许多趣事和犀利的见解 , 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 比如白一骢聊到跟朋友们聊天 , 朋友们说“不知道是谁胆子这么大敢拍三体”;戴锦华也会很直接对韩松表示“我阅读这本书没有感觉到快感” 。
被“出圈难”的问题所困扰的知识节目 , 不妨试试《解码三体》相对轻巧的解法 。
探讨的主题不必宏大 , 就聚焦在一个相当细的点 , 把它作为支点撬动更多的话题 。 这个点可以是一个IP , 也可以只是一个具体的话题 。 同时 , 对于本身就有营销困境的知识节目来说 , 上线时间也至关重要 , 上得早不如上得巧 , 和在映影视作品的联动更好的有1+1>2的效果 。
在寻找嘉宾时 , 也不用只局限在某个特定领域的专家上 。 不同领域和学科的学者们交流 , 自带碰撞的火花 , 或许会诞生出许多学者们、节目制作者们乃至读者们都想象不出来的爆点 。
对消费一个IP的用户来说 , 主动去找各种资料 , 与同好共同解码是常见的动作 , 这时候如果恰好有一个节目能顺水推舟帮一把 , 何尝不是在解决一个具体的市场刚需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