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汤加火山为何“性烈如火”?( 二 )


“俯冲带加工厂”
环太平洋为什么会有一个“火环”?因为这片区域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和美洲板块汇聚的区域 , 是地球上的“俯冲带加工厂” 。
俯冲带 , 是指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的构造带 , 这里是地球表面物质和深部物质汇合、能量交换的地方 。
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在《地球系统与演变》书中介绍 , 当大洋板块俯冲的时候 , 就会将沉积岩、玄武岩和海水一起带进地幔深处 。 随着俯冲深度的增加 , 俯冲板片不断发生变质、脱水 。 最终 , 当俯冲板片到了80公里的深处 , 角闪石发生分解 , 释放出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 , 降低了地幔固相线 , 使得地幔熔融、岩浆上涌 , 通过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 , 沿着俯冲带形成火山弧 。
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如果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 形成的是大陆弧 , 比如北美西岸的卡斯凯迪亚山脉、南美西岸的安第斯山脉;如果俯冲带发生在大洋内部 , 大洋板块向大洋板块俯冲 , 形成的是大洋弧 , 比如西太平洋绵延2800公里的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 。
在这里 , 太平洋板块残存的古老洋壳 , 因为温度低、水深大 , 俯冲到年轻的菲律宾板块之下 , 形成了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水深近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 。 当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澳大利亚板块之下 , 就形成了地球上第二深渊——水深近10800米的汤加海沟 。
如果把俯冲带比喻为一个工厂 , 原料就是洋壳和大洋沉积 , 产品就是岩浆和陆壳 , 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 , 就是经过脱水和熔融过程后俯冲到地幔深处的板片 。 科学家通过深入分析火山喷发产生的物质的地球化学指标 , 可以进一步了解“俯冲带加工厂”深部的生产过程 。
真切认识环太平洋“火环”
与汤加一样 , 位于环太平洋“火环”上的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 , 境内也多火山 。 距离新不列颠海沟最近的城市拉包尔 , 附近就有多座活火山 。
1994年 , 当地一座名为Tavurvur的活火山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后喷发 , 大量的火山灰和炙热的气体 , 瞬间毁掉了拉包尔整座城市80%的建筑 。 20年后 , 这座生命力旺盛的活火山再次喷发 , 大量的石头和火山灰被喷到距离海平面18公里的高空 , 曾迫使多个航班绕道 。
2015年7月 , 采访人员曾跟随上海“彩虹鱼”项目科考团队前往拉包尔 , 乘坐“兰金”号停泊在Tavurvur火山脚下的海面上 。 远远看去 , 这座火山非常醒目 。 因为周围的山峰都是葱翠的 , 只有它是黑黢黢的 , 火山口不停地冒着白烟 。 晨昏之际 , 火山口还点缀了朵朵白云 。
拉包尔设立了专门的火山监测站 。 当地监测员详细介绍了火山成因和监测设备 。 为进一步了解火山 , “兰金”号船长还带领考察队员爬到火山口实地察看 。
【火山|汤加火山为何“性烈如火”?】从“兰金”号乘坐小艇来到火山脚下 , 黝黑细腻的火山泥铺满了海滩 , 有的地方还冒着热气 , 脚底仿佛踩在了“地热垫”上 , 烫得不能在一个地方久站 , 但海水却是温暖而清澈 。
火山喷出的多种物质冷却后 , 乱七八糟地堆在了火山上 。 从山脚向上攀登 , 仿佛在攀登一个巨大的乱石堆 , 没有任何山路可走 。 刚刚喷发不久的火山 , 散发着浓烈的硫磺味 。 有的山体缝隙里还冒着热气 , 石头摸上去还在发烫;有的岩浆喷出来后还没有形成石头 , 只在外面包裹了一层硬壳 , 里面是软软的一大坨物质;有的物质形成的石头比铁还坚硬 , 棱角比刀子还锋利 。 海拔700多米的火山 , 我们迂回曲折地艰难攀登了两个多小时 , 终于登上了火山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