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年度报告为什么总有人看?在互联网公司里,最早出圈的数据类盘点应该是2014年支付宝的“10年账单”,之后这种形式开始被越来越多企业借鉴,至今仍是各家岁末营销不会缺席的环节。
一个套路用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到现在仍然能够触动一部分用户自来水式的传播?坚持做这件事对品牌有什么其他意义?当总结形式大同小异,又该如何避免套路化,降低用户的审美疲劳感?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品牌主理人在此前的文章中其实写到过这类H5刷屏背后所运用的心理学原理,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不单是这一波App年度报告,我们反过来观察过去几年刷屏的H5传播案例,“人格主导色”亦或“你的荣格心理原型”等,都是通过简单测试、或一些基础信息的交互,让结果看起来更强调体现个体差异或者审美偏好,再用一些个性化、浪漫,但实际模糊的定义来满足用户被认可的需求,激发其展示自我和分享的欲望。
这其实是对用户心理以及传播规律的洞察和利用,让H5的内容策划尽可能覆盖最广泛的人群,同时利用巴纳姆效应定义用户,给出笼统的赞扬与合理的脑补空间,再利用群体心理效应的规模力量,掀起一次又一次病毒式传播。
我们把观察的视角拉远,会发现这一套理论和实践出现在不少领域,也能解释很多内容到底为什么会流行。
比如塔罗牌或者星相学。一个人的血型、出生年月到底跟日常发生的这一切有什么关联?Alex大叔和陶白白也不能给出准确而具体的答案,但大部分年轻人都一定在心里发出过感叹,“他说的太准了”。
我们不深究这背后的心理学规律,就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不论是测试型H5、用户数据类盘点,还是星座分析,他们都抓住了当下人的两个重要精神需求:一定程度的自我表达和认可,以及面对未知的指引。
看到过去一年我们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流向何处,某种程度上也是审视得失、找到自我定位的过程。
03. 刷屏可能没那么重要【 虚拟世界|「年度报告」刷屏,大数据真能代表你?】其实对于互联网公司或者品牌方来说,基于用户行为和数据做一个盘点,在当下已经很难重现早些年支付宝账单或者年度歌单刷屏的盛况,加强沟通是主要目的。对于很多垂直类应用或者消费品牌来说,单纯追求刷屏或者靠盘点出圈也并不符合当下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两个趋势变化可以一窥,为什么当下企业扎堆出年度报告,首要目的已经不是刷屏。
第一,互联网流量见顶已是既定事实,所有企业都要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留存,就成了首要任务。
具体到产品运营层面,如何提高用户的实际留存率,一方面要有持续不断的策划运营活动,通过发放补贴或者优惠给到用户实际的正反馈,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类似年度盘点的内容,借数据唤起用户具体的场景和回忆,建立情感连接。
看了数据盘点,你发现一年365天,加班的100天都离不开外卖和网约车。Livehouse因为疫情被取消的当天,你用网易云把乐队歌单循环播放了几十遍……给数据注入回忆,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这无疑是提高老用户粘性的有效方式,对拉新其实没那么友好。
第二,近几年的互联网年度总结,越来越倾向于针对个人的数据型盘点,而不是基于平台的内容型盘点。
过去我们常常看到的某平台年度十大歌曲、最受欢迎书籍排行榜、年度热门电影等等,如今大多已经失去了热度。我们生活在随处有安利的环境中,这种滞后的内容推荐已经缺乏新鲜感,且与用户的关联性非常低。
- 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 中国声谷冲刺5000亿产值
- m都是大片!微软 Skype 支持将必应 Bing 图片设为通话虚拟背景
- 40K:Battle|VR动作射击游戏「Warhammer 40K:Battle Sister」即将登陆Steam
- Games|Beat Games透露VR音游「Beat Saber」全新音乐方块类型
- 物联网|据说,物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一张想想的网络”,物联网世界是梦
- 多家银行宣布打造AI数字员工?虚拟人风口下银行也不要真人了?
- 我们的生活|社交正在推动“孤独生意”多元化发展,天聊将重塑用户精神世界!
- 入场券|元宇宙世界的“入场券”?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元!这类人才太紧缺→
- 宋嘉吉|元宇宙世界的“入场券”?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元!这类人才太紧缺
- 图灵奖|中国科技团队创历史,360打破行业垄断,登顶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