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漫谈新工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间究竟还差什么?

中国制造,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个词,更是中国制造力的体现。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师|「漫谈新工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间究竟还差什么?
文章插图
近年来“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转变,无人工厂、无人农场、无人港口等形态不断呈现。不过,虽说制造业经历了从曾经的组装到制造、从制造到创新等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但不论是从技术层面、企业层面、还是产业链层面来看,离真正意义上的仍有很长的距离。
本期《新工业洞察》联手《长沙高新区高成长企业阶梯培育计划》特邀资深业内人士就话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间究竟还差什么?”进行讨论。大家会怎么看呢?
湖南中飞时代董事长朱丹:
一、供应链方面:不完整、要重塑。
尽管经历了从模仿、组装、制造到创新的艰难过程,中国制造到中国需要在新技术环境下重塑供应链:适应新技术的供应链还不完整,缺乏能够完整适应“互联互通”技术、带动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专、精、特、新”企业。
二、企业方面:需认知、缺资源。
“互联网+”和“+互联网”都只是中国智造的“局部”而不是全部的内涵,企业层面对“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制造、交付全生命周期”、尤其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资源不足+重复投入”的现象。
三、技术层面:有局限、无体系。
“智造”需要开放、包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每一个细分领域、在技术层面都需要“跨越边界和自我利益”的协同,而实际上,企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导致“智造”所需的“系统性集成技术”的形成需要更多的时间。
长沙汉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峥嵘:
智能制造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人工智能与人一起工作,目的及客观结果一定是减少用工和降低劳动强度及人的判断失误。
首先要将常规工艺动作标准化,使自动化更成熟完善,这是智能制造得以实施的前提。
出问题场景的感知、表征及应对,也必须标准化。
人工智能识别表征低延时调用应对策略和发出指令,调整关联装备及工艺参数,恢复正常。事后自动或在工程师参与下评估效果后,将应对策略直接或修正完善后反馈入数据库,让系统更聪明。
上述过程中可以判断出,初始阶段下无论是自动化的完善还是人员减少后无法顾及原有数量级的异常,人工智能感知、推理判断和选择工艺策略、事后评估总结学习,都取决于正常情况下工艺是标准的、异常情况下表征与工艺调整策略是标准的。
工艺场景策略参数库会更庞大但一定也要更标准,不能模糊。这对人工智能而言如同正确的知识对人脑做正确推理与决策。
策略的串并联动作执行动有效性,除逻辑正确、工艺动作标准外,多线流程要畅通,流程比自动化条件下可选路径会更多,但每个路径构成动作都一定要是标准化的,才有计算效果与执行效果的高度吻合。
所以,我们的制造企业要实施智能制造,必须培养大量的高质量临场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和专门的标准化工程师。
案例:富士康异军突起并赢得苹果,是与手机壳塑改铝工艺同步的。
铝件机加完全依赖工艺复杂程度远超模具注塑的CNC(数控加工中心,典型人工智能初级应用模型),2012年富士康郑州基地配备了4000人以上的工艺工程师,比亚迪深圳精加工厂不到100人。结果是良品率远低富士康的同时单件工台时远超富士康,被迫卖掉了深圳工厂(后面又买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