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形象|面对Z世代消费者,传统品牌如何重获新生?( 三 )

对于粉丝覆盖面较广的代言人,无论是文案还是定位,要寻求更加理性、真实的角度。而相对小众的代言人,最重要的是找准与品牌之间的共同处,避免映射到别的圈子之中。
否则,以Z世代对“圈地自萌”式社交的需求,很容易造成部分粉丝群体的抵触,进而在社交平台引发过于负面的讨论。然而这对于传统品牌而言,或许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毕竟传统品牌之所以成为“传统”,往往就是因为缺乏对Z世代年轻群体的认知。在众多转型失败的案例中,有很大一部分,或是因为选错了代言人、或是引起代言人所属粉丝圈的不满,最终让企业陷入舆论困境之中。
品牌方最应该做的,或许还是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品控。无论是从成本还是成效考虑,诸如此类的多元营销组合拳,交由专业第三方代运营公司来合作运营,才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案。
以前文提到品牌“Free飞”为例,在营销、销售等执行节点上选择与业内经验丰富若羽臣合作,由后者来提供从营销到销售的全链路服务。事实证明,此类合作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增长。
在选择第三方企业寻求赋能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对社交领域的考量。毕竟品牌形象不仅仅只是企业标签、产品展示,某种意义上更是社交圈子的准入凭证。
基于Z世代的整体社交需求,大多数的圈子,都有着这两点共同处:
第一,拯救孤独。
无论现实生活中,Z世代有着怎样的工作、学习环境,整体而言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孤独感。融入各种各样的圈子,也仅仅只是为了拯救这份内心深处的情感缺失。
第二,获得认可和倾诉。
基于互联网平台天生自带的陌生人社交基础,在同类人聚集的圈子中,年轻群体彼此能够达成基本的感同身受,交流之中更容易获得认可感。许多现实中说不出口,或是无人认可的思想,也都有了宣泄的渠道。
对品牌方而言,融入这些痛点各不相同的圈子,难度非常之大。远不如通过泛娱乐方式,打造一个崭新的圈子,并以产品为准入凭证来吸引Z世代进驻。
这就需要品牌方在宣传方面,尽量选择更容易被年轻群体接受并传播的渠道。例如抖音的全民挑战赛、B站的鬼畜视频等等,都是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内容传播方式。
此前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钉钉,因为上课打卡的问题,被Z世代学生群体吐槽。而钉钉并没有选择传统方式来解释,而是连续制作了搞怪和自嘲的视频内容,一举破圈,成功打破“次元壁”。
由此可见,品牌的定位和形象,并不会年轻化尝试而有所损害,反而会收获更多消费群体的认知。受困于年轻化转型的传统品牌,或许距离翻身爆火,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潮牌,可能也只是欠了一个“尝试”的决心而已。
本文由 @摩根频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