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看完这些CES2022的新款电视,才知道尺寸变大只是表象( 二 )



传统形态的电视开始更多地使用OLED evo技术 , LG声称可以提供更高的峰值亮度 , 97英寸壁画电视之外也带来了42英寸的小尺寸OLED电视 , 相信会是不少人高端显示器之选 。 PuriCare AeroTower展示对空气净化器的探索 , 将暖风、净化和低噪音整合进颇有设计感的外观之下 。
TCL:探寻显示技术极限
在Mini LED领域实现诸多创新突破之后 , TCL在本届CES上带来了他们的8K Mini LED电视新品 , 主打全球最薄机身概念 。 这可能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没多少感知 , 但其中的技术可能在未来转化为有竞争力的高端国产电视产品 , 以及具备高端属性但价格相当亲民的主流产品 。
TCL旗下的雷鸟创新发布了名为NXTWEAR AIR的AR眼镜 , 据称是业内首款双目全彩MicroLED全息光波导产品 , 造型酷似时尚眼镜 , 通过视频线连接手机、 平板、电脑等产品显示画面 。 这款AR眼镜并非是纯粹的概念演示 , 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
相比酷炫 , 更追求体验放到往年 , 厂商力推的展品往往有着巨大的改变 , 还伴随着相当酷炫的技术概念 , 如今这些意象变得不太能见到 , 无论产品的使用场景还是尺寸大小千差万别 , 都把创新的重点放到了改善体验上 。 我们可能没法一下子观察到展品有有多么大的提升 , 却能够注意到对痛点的改进 。
以创新数量最多也最受关注电视为例 , 我们很难看到电视在产品形态上的变化 , 所有的厂商都在追求更大更薄 。 它已经进化到几乎只剩下用来承载画面内容的屏幕 , 机身、支架等部分也都退而求其次力求低调 , 即使是有装饰属性也大都是简约风格 , 不会跟屏幕“喧宾夺主” 。

这对电视来说是坏事吗?恐怕并非如此 , 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用来显示画面 , 工业设计反而是其走过的“弯路” 。 从电影电视剧到各类节目 , 再到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内容 , 最后延伸出智能家居中心、大屏游戏设备、健身交互、会议互动等应用场景 , 画面内容始终是电视的第一位 。
经过了略显漫长的液晶时代 , 我们终于见到了显示技术的再次爆发:OLED经过数年技术迭代 , 已经是中端产品能大面积应用同时有不错表现的屏幕类型;Mini LED试图解决液晶先天存在的诸多缺陷 , 来到了能大批量生产也能和OLED分庭抗礼的节点;至于“终结一切”的Micro LED , 也不再是纯粹的展会限定技术 。
最鲜明的结果是显示面积和显示效果双重提升:三四年前可能有不少人觉得55英寸就是能满足全家人需求的超大尺寸 , 现在花上两万元不到就能把98英寸电视抱回家 。 高刷新率、高对比度、高分辨率还有HDR等新指标逐渐普及 , 电视机前能看到的画面细节变得更多了 。
不过我们也清楚 , 光有电视显示技术飞速提升还不够 , 需要有更多CES没能展示到的环节提供完整体验 。 比如说节目内容 , 普通用户想获取高品质的4K内容还有不少难度 , 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全高清内容更是停留在SDR标准下 , 难以让电视充分体现出应有价值 。 再比如说智能家居 , 不少品牌至今仍是空有平台和概念 , 缺乏充实的全屋智能体验和广泛设备支持 。
明日的大众技术从这里启航CES 2022即将落幕 , 属于新技术的狂欢过后又会回到往常的产品迭代、上市节奏中 , 最受瞩目也最顶级的技术将在代表着各品牌形象的旗舰产品上问世 , 它们的精髓或许可以在中高端见到些许 , 而出货量更多售价也便宜了许多的低端入门级产品 , 更多的是享受了口碑红利 。

这对于身处大洋彼岸的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之前是顶着时差观看发布会直播产出报道 , 接着看看奔赴现场的外媒实际见到的产品与演示有多少差异 , 现在换成了全球媒体、消费者在同一时间线上参会 , 包括厂商在内的大部分人都通过网络来分发和了解信息 , 依然没有实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