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手机快充大一统,中国人先走一步( 三 )



在此期间 , 手机厂商们除了跟随高通的脚步 , 也开始探索各自的快充技术路径 , 比较有代表性的 , 就是2014年OPPO通过定制7针Micro USB充电线 , 将充电功率提升至25W(5V/5A) , 当年“充电5分钟 , 通话2小时”的广告语也传遍了大街小巷 。
随后 , 大电压、大电流等不同充电方案你方唱罢我登场 , 充电元器件、线缆也随之开始升级 。
2017年 , 终于有人站出来要统一手机快充 。
定义了Mini USB , Micro USB , Type C等接口的USB IF协会 , 通过PD 3.0协议中的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技术规范兼容了高通、联发科、华为、OPPO的快充协议 。
PD 3.0的推出是手机快充发展中的关键节点 , 所有主流安卓手机厂商 , 甚至是苹果都兼容了PD协议 , 而PD协议也不仅应用于手机 , 笔记本电脑、平板以及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几乎都处于PD协议的管控范围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兼容并不等于统一 。
简单理解 , 各家手机快充的速度 , 终于有了一个“公约数” , 不论如何 , 只要兼容PPS技术规范 , 不同品牌的手机都能至少享受到“最低标准”的统一充电速度 。
2019年 , 身为移动软件生态巨头的谷歌也站了出来 , 宣布所有Type-C接口手机必须支持PD协议 。
看上去 , 快充标准有了 , 行业巨头也开始强制执行 , 但实际上 , 虽然有了规范 , 但由于规范的操作空间很大 , 甚至每个国家的用电情况都有所不同、市场情况、品牌策略也大相径庭 , 因此厂商们采纳这一标准的积极性并不高 。
最常见的情形就是 , 手机厂商们的充电器都支持PD协议 , 但在PD协议下的充电功率普遍只有最低的10W左右 。
所以为什么统一快充这么难 , 企业们到底在犹豫什么?

既然探讨为什么厂商不愿意推进公有协议兼容 , 我们可以从公有协议的弊端和私有协议的好处两方面来看 。
首先是安全 。 有小米相关充电技术专家告诉智东西 , 在考虑协议兼容时 , 安全是一个重要考量 , 对于充电安全 , 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 现在各家手机厂商的私有协议都有加密鉴权 , 因此相对公有协议会更安全 。
从技术层面来看 , PD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足 , 其发热和充电效率都存在一些问题 , 厂商选择自有技术路线 , 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更高端的器件、材料、线缆以及更有针对性的充电算法 , 从而实现更高的充电效率 。
在手机快充功率动辄突破百瓦的今天 , 实现最高充电速度 , 需要手机内部芯片、充电器、线缆、接口、算法等各方面条件的密切配合 。 这也给高功率充电的统一带来了许多技术上的挑战 。

当然 , 除了安全和技术 , 厂商的切身利益肯定是关键因素 。
有OPPO相关知情人士告诉智东西 , 其实手机快充统一之所以推进的比较慢 , 主要是因为厂商们“不太愿意” 。
充电协议的兼容 , 需要考虑软件系统的适配 , 同时要针对市面上已上市的机型做验证测试 , 这个过程中 , 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兼顾 , 实行起来其实有不小的难度 。
另外 , 手机厂商从不同的快充技术供应商处获得不同方案以实现兼容 , 也需要资金的投入 , 但这种看似“利他”的行为 , 很难让厂商们产生兴趣 。
同时 , 公有协议大多是由产业链中的芯片厂商或者配件厂商来配合实现 , 这些参与者没有手机产品和自己的生态圈 , 对于他们来说 , 技术开源、使用的人越多 , 他们获益越大 。
相反 , 私有协议背后的技术提供方是手机厂商 , 从树立专利技术壁垒的角度来看 , 厂商们自然希望技术独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