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卖菜的为什么连鲜花都不放过?

编辑导语:作为新零售行业的一支“铁军”,盒马鲜生从诞生之初便是新零售界内教科书般的存在。盒马鲜生也在不断冲破现有生态,力求做到“新”。盒马鲜生已经入局鲜花市场。本文就生鲜电商进入鲜花市场一事展开了解说。推荐对鲜花电商感兴趣的用户阅读。
配送|卖菜的为什么连鲜花都不放过?
文章插图
【 配送|卖菜的为什么连鲜花都不放过?】“万万没想到,我在买菜时竟然顺便实现了鲜花自由。”
习惯下班后先去盒马买完菜再回家的映洲发现,盒马开始卖鲜花了,绣球1枝9.9元、多头复色玫瑰5枝29.9元、睡莲10枝19.9元……亲民的价格和不常见的时令花卉品种让映洲心动了,于是经常在买菜时顺便带上一束花。
其实早在2019年,盒马就上线了白菜花坊,借今年5·20将白菜花坊升级为鲜花连锁品牌“盒马花园”。
新零售商业评论了解到,不止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也纷纷进入了鲜花赛道,其中去年11月上线鲜花业务的叮咚买菜,鲜花日平均销量已达20万支。
但作为生鲜品类中的重要一员,鲜花这门生意并不好做。
前几年,在资本加持之下,花加、花点时间等鲜花电商玩家纷纷推出订阅模式,为的是打破传统鲜花的节日消费窘境。商业思路虽然清晰,在鲜花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屡遭投诉,最终在火爆之后陷入沉寂。
数据显示,爱尚鲜花2014~2016年累计亏损近4000万元,2017年亏损缩小,但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之后便一路跌至摘牌;2020年11月,花点时间的运营主体因巨额合同纠纷被列为被执行人,半个月后,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然而,消费者对鲜花的需求并未因此消逝。如今,像映洲这样习惯在家里布置鲜花的消费者正日益增多,但数据显示,国内日常鲜花的消费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据荷兰花卉协会统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鲜花日常消费占市场30%~40%,但在中国,鲜花消费主要集中在节假日或庆典,日常鲜花消费占比仅为5%。
想要撬动巨大的市场潜力,必然需要完整的商业逻辑和模式,那么生鲜电商“觊觎”鲜花市场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一、供应链升级鲜花生意难做,关键就难在供应链。鲜花易损腐、保质期短、保湿保温要求高、标准化程度低等特点决定了卖家必须有能力严格把控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
幸运的是,鲜花电商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市场中,近千亿的市场规模(2020年已超过700亿元)一方面激发了C端消费者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直接推动了供应链的升级。
据盒马花园采销负责人履言介绍,盒马鲜花采取的是“产地仓直发+干线运输+销地仓加工+末端配送”的全供应链服务。
为保证鲜花品质和稳定供应,盒马建立了严格的基地选品标准和要求,与云南14家鲜花基地建立合作,进行产地直采。
同时,盒马在昆明建立产地仓,按照鲜花开放度,挑选出1~2度的鲜花,以确保用户能完整见证鲜花从含苞到绽放的全过程。此外,盒马还配备了运往江浙沪等15个城市的“鲜花班车”,全程控温在4~15℃之间。
事实上,垂直鲜花电商们在供应链领域也下足了功夫。
例如,在上游源头,花点时间签约了1000亩花田,覆盖1500个鲜花种类;花加采用承包花田、原产地收割的方式,目前在云南拥有2万亩鲜花种植基地,同时在全国建成了7大仓储基地。
此外,垂直鲜花电商还分别在不同城市搭建了冷仓、冷链,以及进口自动包花束生产线和快速预冷设备。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应用于鲜花产业链,通过全链路数据跟踪,提升采购、包装处理、运输、配送等各环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