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索尼翻车、任天堂观火,订阅制的压力来到微软这边( 二 )




虽然索尼在回过味来后发现情况不对 , 修复了这个“技术问题” 。 可是玩家的心已经被深深伤害了 。
索尼赶鸭子上架的 PS+会员不但没有增高订阅人数 , 反而让他们流失了180万的会员 , 这一波 , 索尼还是败了 。


纵观之前每一世代的主机之战 , 索尼和任天堂其实一直都处上风位置 , 他们专注打造优质的第一方作品 , 用用一系列独占游戏吸引不同玩家进入各自的主机体系 。


虽然这次索尼的水土不服 , 任天堂的“隔岸观火”确实显得他们落后于微软 , 只留微软一家在订阅制上疯狂燃烧 。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 , 我们发现微软的这把火烧得不太旺了 。
在他们的最新一期财报里并没有公开新的 XGP 订阅人数 , 订阅人数是增是减不得而知 。 我们只在采访中听到菲尔·斯宾塞说“ XGP 增速放缓”的只言片语 。



游戏订阅制的路 , 到今天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坑 , 就是该订阅的玩家已经订阅后 , 就很难有新用户进来 。
当增长陷入了放缓阶段 , 一旦发生像索尼的补差价“骚操作”或是游戏库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 , 那么订阅人数就会继续流失 。

(微软最新财报显示他们的总收入在下降)
订阅制的此消彼长、变化不断 , 用涨价、封号来影响我们的体验 , 感觉谁付费谁就是那个被收割的韭菜 。
在实物交易的历史中 , 我们形成了对「拥有」的强烈偏好 , 但为什么如今的订阅制就像是公司夺走了这种偏好一样?
订阅制之\"伤\"
2017年夏天 , 美国佛州迎来超强飓风“艾尔玛” 。 这个有史以来最强的飓风之一 , 让州政府宣布暂停交通关卡的收费以帮助人们离开此地 。
这导致加油站人满为患 , 辛亏还有很多特斯拉电动车主能够先行上路 , 这里面购买了廉价版的车虽然和普通版电池容量一样 , 但因为更便宜所以被特斯拉通过软件进行了电量限制 。
但上路要紧 , 这时 , 启动廉价版的车主看到了令人暖心的一幕 , 他们的中控屏上出现了“临时解锁电池容量”的通知 , 这为他们的车增加了大约60公里续航 。



同样的事在2018年“山竹”台风登陆我们这边的时候也发生过 , 这一举动一时成为特斯拉的\"佳话\" 。
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了特斯拉的\"互联网\"思维 , 他们有些功能就在车上装着 , 但想要继续用就得付费:续航升级、速度升级、自动驾驶升级 , 中控升级 。 只要付费 , 统统升级 。
看来这段“佳话”也只是特斯拉在试水订阅制罢了 。 订阅制带来的”稳定现金流“是无数公司都难以抵挡的诱惑 ,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争先恐后地加入订阅制的浪潮中 , 不管合不合适 。


虽然订阅制也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 只要你仔细去看 , 就会发现订阅制早就出现在我们生活里了 , 比如 QQ 。
回想当年 , 我为了让 QQ 空间更好看而去用家里电话偷偷充 Q 币来买黄钻;为了和别人聊天时 QQ 秀更好看而买红钻;为了 DNF 疲劳值长一点而买黑钻 。


每天打开 QQ 就想着如何点亮全部的钻 , 少年时期的高贵是靠 QQ VIP 红名来辨认的 。 在被小马哥收割了不少 Q 币后 , 纯净的微信出现了 , QQ 的钻石也一个个变灰了 , 名字也不是红的了 , 人长大了 , “赛博贵族梦”也醒了 。
长大了 , 订阅制又开始继续收割我的钱包 , 2013年在电视商店实习的我看完了紧张刺激的政治剧《纸牌屋》 。
从另一个卖电视的老哥那里我了解到这是 Netflix 自己拍得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