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全能内容人”杨瑞春的十年( 二 )


—— 杨瑞春


比起“媒体人” , 杨瑞春更愿意称自己为“内容人” , 对世界充沛的好奇心是她当初进入媒体行业的根源 , 新闻人刻在DNA里的“铁肩担道义 , 妙手著文章”是她入行初始所渴望达到的境界 。


如今 , 杨瑞春回忆起这一切时 , 仍然记得自己的初心:读万卷书 , 走万里路 , 穿透自己熟悉的领域 , 去接触各种人群 , 用优质的内容让世界美好一点点 。 “在当代社会里最接近侠客梦想的职业 , 应该就是记者 , 在重大事件的现场 , 无论是地震、飓风、爆炸现场还是战地 , 跟着消防员、警察、军人一起不顾安危向前冲 。 作为记者 , 去揭示真相 , 提升社会认知 , 守护公众利益 , 依然会让媒体人热血沸腾 。 对年轻的我来说 , 做媒体简直是最理想的职业 。 尤其在拓展人生广度这件事上 , 做记者就相当于加了杠杆 。 ”




好奇心让杨瑞春成了“杂食动物” , 勇于尝试让她在《南方周末》时期拥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权” , “当年我和主编江艺平申请 , 不要限制我所报道的领域 , 所以我是报社中仅有的同时为新闻部和文化部工作的记者 。 ”


有了这份特许 , 让杨瑞春不必局限在某一个赛道中 , 大大拓宽了她的报道维度和创作自由 , 也正是这样的包容环境和多领域尝试 , 才可能让杨瑞春成为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引领者 , 带出了一支明星编辑记者的特稿“梦之队” , 奠定了《南方周末》特稿在中国新闻界的领先地位 。


回忆《举重冠军之死》这篇名作的诞生 , 杨瑞春说 , “我当时刚刚担任南方周末专题部主任 , 尝试做非虚构报道的转型 。 编辑关军过来跟我讨论前亚洲举重冠军才力的死讯 。 我说这个选题不要用传统专题报道的写法 , 要做成“普利策那样的特稿” , 做这个题目的是才华横溢的记者李海鹏 , 他发回来的稿子之精彩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 ”这篇稿子当时就震动了报社 , 直到今天读起来依然惊心动魄 。 《举重冠军之死》 , 被认为是“南周式特稿”的代表作 , 让李海鹏一举成名 , 直到今天仍常被非虚构写作课拿来分析 。


才力


现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卫毅在接受《晶报》采访时 , 回忆到2003年6月 , 即将大学毕业的他第一次读到《举重冠军之死》的感受:“一种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 。 当时只知道这个报道和一般的新闻不一样 , 但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 说不清楚 。 ”


“卫毅居然到今天清楚地记得《举重冠军之死》的刊发在2003年6月19日 , 《南方周末》第25版 。 这让我非常感动 , 我和他很熟悉 , 但他没有对我说过这个细节 。 ”


之后几年 , 杨瑞春从专题部主任到新闻部主任、负责南方周末头版 , 带领李海鹏、南香红、关军、张捷等一众明星记者编辑 , 把南周式特稿进一步带入到时政社会这样的核心报道领域 , 南周成为非虚构报道领域行业公认的高地 。 而南周培养的非虚构人才 , 后来在新的阵地开枝散叶 , 而杨瑞春和张捷一起编写的《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 豆瓣评分高达9.0 , 南周特稿写作的方法论到今天依然在滋养行业 。





杨瑞春对麻辣鱼介绍道 , 南方周末的非虚构报道实践是受到西方“新新闻主义”写作的影响 , 以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为参照开始创新的中国式特稿 , 所以一出手就和当时行业里偏传统形态的特稿非常不一样 。


“这种创新的核心是写作理念和技术的迭代 。 虽然内容创造不像做互联网产品 , 但都需要创新和颠覆掉一些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 , 才可以引领行业 。 ”杨瑞春对此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