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滴滴,溺水者“自救”( 二 )



在这次的财报里 , 滴滴对于这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较高的业务 , 来了一次“洗大澡”:橙心优选计提投资损失208亿元 , 导致净利率大幅下跌 。

扔掉了包袱后 , 滴滴开始回归核心主业 , 在出行业务上发力 。

据2021年Q3财报 , 滴滴的研发支出的绝对值有缩减 , 但其占比还是超过上市前的投入 。

同时 , 在自动驾驶这一方面 , 近些年 , 滴滴从融资到组织结构设立 , 动作不断 。


在今年8月 , 《香港经济日报》消息称:滴滴官方网站的招聘页面显示 , 该公司自上月底开放了智能汽车部门逾100个职位 , 其中包括设计、工程、采购和物流 。 消息人士指出 , 这标志着智能汽车部门将在目前600名雇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 此外 , 滴滴正在招聘6名自动驾驶工程师 , 协助开发电动、计算和传感器系统 。

与此同时 , 国内业务受限之下 , 滴滴在国际业务上开始发力 , 寻求增长 。
目前滴滴的网约车和外卖业务已经进入了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 , 包括巴西、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 。
据9月份晚点LatePost报道 , 滴滴在海外还在尝试新餐饮业务 , 探索自研菜品 , 为线下餐饮店提供菜品供应 。
而相比下滑的国内业务 , 在最近两个季度的业绩里 , 滴滴的国际业务在交易额和交易量都有小幅上涨 。

不过 , 国际业务由于其体量较小 , 未能拉住公司整体收入下滑的趋势 。 目前 , 国内出行业务仍占滴滴总收入的九成 , 2021年Q3中国出行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5.11% , 直接影响了公司总收入 。


可以看出 , 从国内业务甩包袱 , 到加大开拓国际业务 , 滴滴在积极开展“自救” 。 但在其APP下架的181天里 , 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然生变 , 而被下架的滴滴抗打吗?

竞争者四面出击 , 滴滴抗得住吗?“山中无老虎 , 猴子称霸王” 。 滴滴旗下25款APP齐刷刷下架 , 无法施展拳脚之时 , 各大网约车平台开始大张旗鼓“抢客”、“抢司机”、“开城” , 都试图抓住这个窗口期 , 快速蚕食滴滴的市场份额 。
不仅T3出行、曹操出行们纷纷加大营销和补贴力度“抢客” , 就连2019年已经下架的美团打车APP也应势“复活”了 。
为了争抢司机 , 各大平台更是玩出了拉新新花样 , 比如高德地图推出司机注册“送福利、抽大奖”活动 。
疯狂撒钱营销之下 , 效果立竿见影: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 , 2021年7月 , 国内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增加4家至17家 。
·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收到的订单环比增长11% , 有14家订单量环比增加 , 榜单上还出现了一些小众打车软件 。

而根据七麦数据 , T3出行、美团打车和曹操出行乘客端和司机端APP在7月上旬也都出现了直线飙升的现象 。


在这场抢夺滴滴份额大战里 , 滴滴的业绩不出意外地下滑了 。 2021年8月 , 滴滴出行平台订单量环比下跌21.1% 。


与此同时 , 今年8月滴滴乘客端APP 的DAU环比下降25%;司机端APP 的DAU环比下降15.5% 。

但随着9月监管部叫停这种平台的激烈补贴 , 行业回归冷静 , 各大平台订单量9月、10月的增长开始明显降速 。

而滴滴的订单量自9月起也恢复至正常状态 , 期间用户粘性基本保持稳定 。


10月 , 滴滴仍以56200万单稳居第一位 , 第二名曹操专车的订单量 , 仅为滴滴订单量的3% 。


回过头来看 , 市场监管、APP下架、行业竞争者群起围攻下 , 网约车市场的格局却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